2008年8月25日 星期一

松隆綠軸的規劃構想


  松隆路路寬30米,從基隆路到中坡北路全長約2000公尺,全線包括快車道4線慢車道2線、路邊停車格及兩邊人行道,但目前車流量並不大,由西到東沿途行經信義老人服務中心、革新公園、福祥公園、興雅國小、永吉國中、五常國中、松山火車站、中坡公園及五分埔商圈等重要的活動節點,以下就本區的現況課題與對策,論述如下:


  課題1、松隆路路寬30米,但全線除松山火車站~五分埔段以外車流並不大,相對之下,車道路幅顯的太寬而兩側的人行道太窄,人行環境不佳。

  對策1:建議增設自行車專用道、緩衝綠帶,種植行道樹,增加樹蔭。


  課題2、松隆路全段分散著數個公園(革新、福祥、五常、中坡公園)、松山高中、永吉國中退縮綠帶及松山火車站前廣場,各綠色節點缺少聯貫性,無法形成綠色軸帶。
  對策1:加寬人行道,種植行道樹,以線狀的人行空間串聯點狀的公園及廣場節點,形塑松隆路東西綠軸。


設計構想


台北市政府開發松山煙廠大巨蛋,尋求附近可增加綠地之綠化補償機制,規劃單位在此前提下,針對松隆路長年道路利用率不高的使用情形,提出下列改造構想:
  1.調整松隆路行車空間,車道改為2線快車道2線混合車道,保留路邊停車格,兩側設置自行車專用道,可串聯松山火車站到東區的通勤通學人潮。
  2.人行道加退縮空間寬度大於3米的路段,人行道留設1米綠帶種植行道樹(松山煙廠移植樹木)及開花灌木,串聯沿線綠色節點包括公園、廣場及校園綠地,塑造松隆綠軸,以改善人行環境及道路景觀。
  3.中央分隔帶砌磚回填土,種植綠籬或開花灌木,創造道路景觀並具有阻隔對 向車燈眩光機能。

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松山工農園藝科實習農場第二教學大樓 屋頂薄層綠化試驗-設計與材料

《設計要點》
※ 方位面積:考量排水及維管通道,擴大屋頂綠覆面積,達隔熱降溫之效,本案基地130 m2,綠化面積100 m2,綠覆率77%,且位於教室正上方。
※ 工法材料:以包括有防根、蓄排水、過濾、介質、植被層及收邊材等單元組合而成,本案嚐試不同材料綜合組成,並秉持雇工購料、減少耗材、簡易施工等環保節能原則。
※ 植栽配置:為適應強風、烈日、乾旱、燠熱的屋頂惡劣微氣候,需種植耐熱、抗旱、低矮且根系淺的地被植物,本案選擇多肉、濱海等多種地被植物,色彩質感混植鑲嵌,呈現自然消長圖案。
《材料介紹》
※抗根酸PE保護膜 厚度5mm
※基盤-蓄排水板
1、GR蓄排水板 50×50cm 高度3.5cm (填蛭石)
2、貯水隔熱植物生長座 30×30cm 高度4cm
3、方智(綠)蓄排水板50×50cm 高度3.0cm
4、方智(黑)蓄排水板 153×66cm 高度1.5cm
※過濾層-不織布、輕石
1、透水墊(0.6mm)+透水膜(0.18mm )
2、透水膜(0.42mm)+輕石(3-8mm,8-12mm,10-20mm)
3、儲水隔熱植物生長座過濾網(1mm)+報紙
※介質組成
1、人工混合介質(真珠石:泥炭土:蛭石:堆肥=8:8:3:1)
2、調配土(砂質壤土:稻殼:真珠石:泥炭土:有機肥 =4:3:2:1:1)
※收邊材
1、空心磚:39×19cm 高度19cm
2、綠色竹籬笆擋土牆:31.2*1.5cm 高度16.5
3、南方松:W=8.9cm 高度8.9cm

松山工農園藝科實習農場第二教學大樓 屋頂薄層綠化試驗-過程與測試

《建置過程》
※ 地被植物契作生產:為確實掌握植物來源及數量,於施工前2-3個月,委託苗商扦插繁殖於3吋盆、育苗盤或栽植槽,以便後續搬運移植,本案另於農場露地栽培部份蒐集之種源。
※ 建置薄層栽植苗床:包括資材吊運、舖防根層、拼蓄排水板、舖過濾層、固定收邊材、回填輕質土壤、充分澆水等步驟,因材料質輕搬運簡便,只要依序組裝,施工容易且快速。
※ 定植地被植物:吊運預約生產之盆苗至屋頂,移植栽種至薄層栽植苗床,綠覆密度約達80%,留有成長空間,本案另結合園藝科學生實習課程,以分株、扦插繁殖等方式完成。
《試驗觀察》
※ 隔熱降溫效果:
1、紅外線熱像儀測溫:據96年9月28日下午3點9分,測得屋頂表面最高可遠53.68℃,室內天花板則達26.09℃。
2、溫/濕度監控記錄系統:於97年6月底完成建置,規格為U-LOGGER System,包括溫度感知器、溫/濕度傳送器、數位記錄主機。預計記錄6組(量測4組溫度+1組溫/濕度),量測位置包括5樓屋頂裸露地表、植栽表面、蓄排水板下面、女兒牆壁面(溫/濕度)及5樓室內天花板上。
3、預期成果:根據吳興國小仁愛樓綠屋頂案例,96年9月28日下午2點23分,測得屋頂表面高達51-53℃,綠化後植栽層溫度最低點只有22-24℃,本案將長期記錄溫濕度,比較屋頂及頂樓春夏秋冬、日夜溫差變化,做為日後屋頂薄層綠化對隔熱降溫之具體佐證數據。

松山工農園藝科實習農場第二教學大樓 屋頂薄層綠化試驗-功用與評估

『屋頂薄層綠化』為覆土深度3-15cm,藉由淺薄的抗熱耐旱植栽層,大面積覆蓋建築屋頂,轉化陽光、雨水、空氣等自然資源,減緩水泥叢林所造成的溫室熱島效應之簡易型人工地盤綠化工法。
其直接的功用有三:
※ 保護建築、隔熱降溫:隔絕太陽光的幅射曝曬,降低屋頂表面溫度,減緩日夜熱脹冷縮,達延長使用年限及隔熱降溫之效。
※ 截留雨水、減緩逕流:植被土壤層舖出最大雨水截留面,土壤、介質及蓄排水板如海棉及小水庫般,暴雨時可防止屋頂積水,缺水時可貯水備旱,是最佳的雨水調節器。
※ 美化屋頂、生態跳島:當生硬的屋頂穿上五顏六色會呼吸的綠衣,美化了都巿的天空,並提供鳥類、昆蟲等生物棲息、覓食的空間,串連填補了城巿生態網絡的缺口。

《建置評估》
※承載重量:建物樓版原容許活載重及防水、綠化後之活載重,本案經計算,前者為555 kg/m2,後者約216 kg/m2,在安全載重範圍內。
※屋頂防水:綠屋頂成功與否應先確認屋頂之隔水防漏,必要時應重新施作防水工程,本案配合學校防水改善完成後,於97年3月進場施作完成。 ※種源蒐集:植栽層是成敗的關鍵,本案透過採集、採買等方式,蒐集於校內農場之地被植物有30種以上,包括松葉景天、圓葉景天、玫瑰景天、萬年草、斑葉佛甲草、垂盆草、細梗絡石、馬齒牡丹、翠玲瓏、斑葉到手香、越橘葉蔓榕、蔓花生、紅毛莧、銀脈沿階草、蚌蘭、小葉黃鱔藤、仙草、台灣蛇莓、斑葉石菖蒲…等

地區發展觀察與建言

  社區工作需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且需長期持續的推動。我們持續蒐集、彙整信義區內相關環境議題,包括研擬松仁、吳興綠軸之初步構想,可與六合里巿場旁國有財產局及財政局之閒置空地簡易綠化工作結合,擬與惠安里、泰和里、六合里等單位共同推動。另松隆綠軸已有初步規劃設計方案,值得巿府相關單位審慎評估可行性。
※松仁綠軸:
為串聯惠安、六和、泰和里等舊社區之主要綠軸,可加強莊敬路423巷以南沿線空間及建築物綠美化工作。
※吳興綠軸:
吳興街可橫向串聯東大排、西大排及神大排等生態廊道,可利用寬濶的20米街道規劃綠帶、單車、人行道及停車空間。
※松隆綠軸:
 松隆路寬30米,從基隆路到中坡南北路全長約2000公尺,全線包括快車道4線慢車道2線、路邊停車格及兩邊人行道,但目前車流量不大,由西到東沿途並行經信義老人服務中心、革新公園、福祥公園、興雅國小、永吉國中、五常國中、松山火車站、中坡公園及五分埔商圈等重要的活動節點。
 台北市政府開發松山煙廠大巨蛋,正尋求附近可增加綠地之綠化補償機制,規劃單位於是在此前提下,針對松隆路長年道路利用率不高的使用情形,提出下列改造構想:
  1.調整松隆路行車空間,車道改為2線快車道2線混合車道,保留路邊停車格,兩側設置自行車專用道,可串聯松山火車站到東區的通勤通學人潮。
  2. 人行道加上退縮寬度大於3米的空間路段,留設1米綠帶種植行道樹(或為由松山煙廠移植之樹木)及開花灌木,串聯沿線上包括公園、廣場及校園綠地等綠色節點,塑造松隆綠軸,以改善人行環境及道路景觀。
  3.中央分隔帶砌磚回填土並改排水孔,其上種植綠籬或開花灌木,創造道路景觀並具有阻隔對向車燈眩光之機能。

社區陪伴與駐點營造

扶持惠安里為自主營造社區,交流分享雇工購料之操作經驗;已陪伴泰和里進行社區自主營造,完成閒置空地之環境改善;辦理永續生態研習課程、社區公共論壇,引導三張里關注社區環境課題,並完成信義國中週邊環境改善初步設計方案。
『社區陪伴與駐點營造』:自91年擔任信義社區規劃服務中心以來,本著發掘環境課題,協助社區提案,落實環境改造,成為社區營造智庫而努力。社區規劃服務,若要廣泛則較難深入而有所成效,因此我們採取的策略是持續陪伴深耕社區,進而擴展服務範圍與對象。亦即引導有經驗的社區,推動自主營造;陪伴舊的社區,進行社區營造;扶持新的社區,推動駐點營造。
※惠安里-自主營造
93年度開始,歷經4年完成「惠安水與綠生活廊道」,社區已能自主營造並分享經驗,目前陪伴泰和里等推動相關工作。
※泰和里-社區營造
自95年度開始,經2年推動社區營造,今年自力完成簡易改善工作,包括閒置空地變身「社區百花園」及「山水泰和」社區拼貼磁磚藝術牆。
※三張里-駐點營造
97年度以信義國中週邊環境為課題,進行駐點營造工作,包括安排永續生態研習課程,辦理社區公共論壇。
1、信義國中南側:
課題:人行道目前腳踏車的停車方式不敷停車與人行道使用,且此區遇雨積水。
設計構想:腳踏車停車區與綠帶整合,垂直移至外側,解決積水並區分停車空間與人行空間,減少干擾滿足人行空間與停車需求。
2、信義國中西側:
課題:包括防災中心共有四條人行道,空間機能重複性太高,且喬木生長空間受限,有浮根現象。
設計構想:將西側人行道回復為植物步道增加透水率, 種植多樣化的草花地被植物並設置解說牌。

屋頂薄層綠化建置推廣

目前有吳興國小、松山工農、信義行政中心已完成為建置觀察基地;另已進行信義國中警衛室及環保小站綠屋頂之規劃設計案;辦理「建置實務討論會」等成果交流活動分享經驗,獲得廣泛的迴響。

『屋頂薄層綠化』:為覆土深度3-15cm,藉由淺薄的抗熱耐旱植栽層,大面積的覆蓋建築屋頂,轉化陽光、雨水、空氣等自然資源,減緩水泥叢林所造成的溫室熱島效應之簡易人工地盤綠化工法。
※建置案例觀察
1、吳興國小:96年3月完成,位於仁愛樓3樓屋頂,面積350平方公尺,約綠化261平方公尺。植栽以景天科多肉植物為主,由於開始時採放任方式,既不澆水也不拔草,觀察植栽自然生長演替情形,目前初步研判適度及時的維管,方能兼顧較佳之景觀品質。
2、松山工農:97年4月完成,位於園藝科實習農場第二教學大樓5樓屋頂,面積110平公尺,約綠化80平方公尺。植栽以景天科多肉植物及濱海植物為主,是結合師生實習課所建置完成的,並建置溫濕度環境監控儀器,將在學校內進行長期的觀察記錄工作。
3、信義行政中心:97年6月完成第一期工程,位於十一樓大禮堂之屋頂,約綠化200平方公尺,植栽以景天科等耐旱地被為主。進一步將於11樓電梯間內陳列海報模型,做為推廣展示觀摩教學場所。並由信義區公所編列98年預算持續擴大施作面積。
※信義國中規劃設計案
1、校門口警衛室:面積90平方公尺,提出結合雨水回收再利用之平綠屋頂建置方案。
2、環保小站:面積43平方公尺,提出斜面綠屋項設計方案,希望提出改善台灣社會現有鐵皮屋之景觀炎熱問題。
※綠屋頂建置實務討論會:6月25日於松山工農園藝科實習農場 辦理,包括公務單位、專業者及社區規劃師等60餘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