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5日 星期一

松隆綠軸的規劃構想


  松隆路路寬30米,從基隆路到中坡北路全長約2000公尺,全線包括快車道4線慢車道2線、路邊停車格及兩邊人行道,但目前車流量並不大,由西到東沿途行經信義老人服務中心、革新公園、福祥公園、興雅國小、永吉國中、五常國中、松山火車站、中坡公園及五分埔商圈等重要的活動節點,以下就本區的現況課題與對策,論述如下:


  課題1、松隆路路寬30米,但全線除松山火車站~五分埔段以外車流並不大,相對之下,車道路幅顯的太寬而兩側的人行道太窄,人行環境不佳。

  對策1:建議增設自行車專用道、緩衝綠帶,種植行道樹,增加樹蔭。


  課題2、松隆路全段分散著數個公園(革新、福祥、五常、中坡公園)、松山高中、永吉國中退縮綠帶及松山火車站前廣場,各綠色節點缺少聯貫性,無法形成綠色軸帶。
  對策1:加寬人行道,種植行道樹,以線狀的人行空間串聯點狀的公園及廣場節點,形塑松隆路東西綠軸。


設計構想


台北市政府開發松山煙廠大巨蛋,尋求附近可增加綠地之綠化補償機制,規劃單位在此前提下,針對松隆路長年道路利用率不高的使用情形,提出下列改造構想:
  1.調整松隆路行車空間,車道改為2線快車道2線混合車道,保留路邊停車格,兩側設置自行車專用道,可串聯松山火車站到東區的通勤通學人潮。
  2.人行道加退縮空間寬度大於3米的路段,人行道留設1米綠帶種植行道樹(松山煙廠移植樹木)及開花灌木,串聯沿線綠色節點包括公園、廣場及校園綠地,塑造松隆綠軸,以改善人行環境及道路景觀。
  3.中央分隔帶砌磚回填土,種植綠籬或開花灌木,創造道路景觀並具有阻隔對 向車燈眩光機能。

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松山工農園藝科實習農場第二教學大樓 屋頂薄層綠化試驗-設計與材料

《設計要點》
※ 方位面積:考量排水及維管通道,擴大屋頂綠覆面積,達隔熱降溫之效,本案基地130 m2,綠化面積100 m2,綠覆率77%,且位於教室正上方。
※ 工法材料:以包括有防根、蓄排水、過濾、介質、植被層及收邊材等單元組合而成,本案嚐試不同材料綜合組成,並秉持雇工購料、減少耗材、簡易施工等環保節能原則。
※ 植栽配置:為適應強風、烈日、乾旱、燠熱的屋頂惡劣微氣候,需種植耐熱、抗旱、低矮且根系淺的地被植物,本案選擇多肉、濱海等多種地被植物,色彩質感混植鑲嵌,呈現自然消長圖案。
《材料介紹》
※抗根酸PE保護膜 厚度5mm
※基盤-蓄排水板
1、GR蓄排水板 50×50cm 高度3.5cm (填蛭石)
2、貯水隔熱植物生長座 30×30cm 高度4cm
3、方智(綠)蓄排水板50×50cm 高度3.0cm
4、方智(黑)蓄排水板 153×66cm 高度1.5cm
※過濾層-不織布、輕石
1、透水墊(0.6mm)+透水膜(0.18mm )
2、透水膜(0.42mm)+輕石(3-8mm,8-12mm,10-20mm)
3、儲水隔熱植物生長座過濾網(1mm)+報紙
※介質組成
1、人工混合介質(真珠石:泥炭土:蛭石:堆肥=8:8:3:1)
2、調配土(砂質壤土:稻殼:真珠石:泥炭土:有機肥 =4:3:2:1:1)
※收邊材
1、空心磚:39×19cm 高度19cm
2、綠色竹籬笆擋土牆:31.2*1.5cm 高度16.5
3、南方松:W=8.9cm 高度8.9cm

松山工農園藝科實習農場第二教學大樓 屋頂薄層綠化試驗-過程與測試

《建置過程》
※ 地被植物契作生產:為確實掌握植物來源及數量,於施工前2-3個月,委託苗商扦插繁殖於3吋盆、育苗盤或栽植槽,以便後續搬運移植,本案另於農場露地栽培部份蒐集之種源。
※ 建置薄層栽植苗床:包括資材吊運、舖防根層、拼蓄排水板、舖過濾層、固定收邊材、回填輕質土壤、充分澆水等步驟,因材料質輕搬運簡便,只要依序組裝,施工容易且快速。
※ 定植地被植物:吊運預約生產之盆苗至屋頂,移植栽種至薄層栽植苗床,綠覆密度約達80%,留有成長空間,本案另結合園藝科學生實習課程,以分株、扦插繁殖等方式完成。
《試驗觀察》
※ 隔熱降溫效果:
1、紅外線熱像儀測溫:據96年9月28日下午3點9分,測得屋頂表面最高可遠53.68℃,室內天花板則達26.09℃。
2、溫/濕度監控記錄系統:於97年6月底完成建置,規格為U-LOGGER System,包括溫度感知器、溫/濕度傳送器、數位記錄主機。預計記錄6組(量測4組溫度+1組溫/濕度),量測位置包括5樓屋頂裸露地表、植栽表面、蓄排水板下面、女兒牆壁面(溫/濕度)及5樓室內天花板上。
3、預期成果:根據吳興國小仁愛樓綠屋頂案例,96年9月28日下午2點23分,測得屋頂表面高達51-53℃,綠化後植栽層溫度最低點只有22-24℃,本案將長期記錄溫濕度,比較屋頂及頂樓春夏秋冬、日夜溫差變化,做為日後屋頂薄層綠化對隔熱降溫之具體佐證數據。

松山工農園藝科實習農場第二教學大樓 屋頂薄層綠化試驗-功用與評估

『屋頂薄層綠化』為覆土深度3-15cm,藉由淺薄的抗熱耐旱植栽層,大面積覆蓋建築屋頂,轉化陽光、雨水、空氣等自然資源,減緩水泥叢林所造成的溫室熱島效應之簡易型人工地盤綠化工法。
其直接的功用有三:
※ 保護建築、隔熱降溫:隔絕太陽光的幅射曝曬,降低屋頂表面溫度,減緩日夜熱脹冷縮,達延長使用年限及隔熱降溫之效。
※ 截留雨水、減緩逕流:植被土壤層舖出最大雨水截留面,土壤、介質及蓄排水板如海棉及小水庫般,暴雨時可防止屋頂積水,缺水時可貯水備旱,是最佳的雨水調節器。
※ 美化屋頂、生態跳島:當生硬的屋頂穿上五顏六色會呼吸的綠衣,美化了都巿的天空,並提供鳥類、昆蟲等生物棲息、覓食的空間,串連填補了城巿生態網絡的缺口。

《建置評估》
※承載重量:建物樓版原容許活載重及防水、綠化後之活載重,本案經計算,前者為555 kg/m2,後者約216 kg/m2,在安全載重範圍內。
※屋頂防水:綠屋頂成功與否應先確認屋頂之隔水防漏,必要時應重新施作防水工程,本案配合學校防水改善完成後,於97年3月進場施作完成。 ※種源蒐集:植栽層是成敗的關鍵,本案透過採集、採買等方式,蒐集於校內農場之地被植物有30種以上,包括松葉景天、圓葉景天、玫瑰景天、萬年草、斑葉佛甲草、垂盆草、細梗絡石、馬齒牡丹、翠玲瓏、斑葉到手香、越橘葉蔓榕、蔓花生、紅毛莧、銀脈沿階草、蚌蘭、小葉黃鱔藤、仙草、台灣蛇莓、斑葉石菖蒲…等

地區發展觀察與建言

  社區工作需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且需長期持續的推動。我們持續蒐集、彙整信義區內相關環境議題,包括研擬松仁、吳興綠軸之初步構想,可與六合里巿場旁國有財產局及財政局之閒置空地簡易綠化工作結合,擬與惠安里、泰和里、六合里等單位共同推動。另松隆綠軸已有初步規劃設計方案,值得巿府相關單位審慎評估可行性。
※松仁綠軸:
為串聯惠安、六和、泰和里等舊社區之主要綠軸,可加強莊敬路423巷以南沿線空間及建築物綠美化工作。
※吳興綠軸:
吳興街可橫向串聯東大排、西大排及神大排等生態廊道,可利用寬濶的20米街道規劃綠帶、單車、人行道及停車空間。
※松隆綠軸:
 松隆路寬30米,從基隆路到中坡南北路全長約2000公尺,全線包括快車道4線慢車道2線、路邊停車格及兩邊人行道,但目前車流量不大,由西到東沿途並行經信義老人服務中心、革新公園、福祥公園、興雅國小、永吉國中、五常國中、松山火車站、中坡公園及五分埔商圈等重要的活動節點。
 台北市政府開發松山煙廠大巨蛋,正尋求附近可增加綠地之綠化補償機制,規劃單位於是在此前提下,針對松隆路長年道路利用率不高的使用情形,提出下列改造構想:
  1.調整松隆路行車空間,車道改為2線快車道2線混合車道,保留路邊停車格,兩側設置自行車專用道,可串聯松山火車站到東區的通勤通學人潮。
  2. 人行道加上退縮寬度大於3米的空間路段,留設1米綠帶種植行道樹(或為由松山煙廠移植之樹木)及開花灌木,串聯沿線上包括公園、廣場及校園綠地等綠色節點,塑造松隆綠軸,以改善人行環境及道路景觀。
  3.中央分隔帶砌磚回填土並改排水孔,其上種植綠籬或開花灌木,創造道路景觀並具有阻隔對向車燈眩光之機能。

社區陪伴與駐點營造

扶持惠安里為自主營造社區,交流分享雇工購料之操作經驗;已陪伴泰和里進行社區自主營造,完成閒置空地之環境改善;辦理永續生態研習課程、社區公共論壇,引導三張里關注社區環境課題,並完成信義國中週邊環境改善初步設計方案。
『社區陪伴與駐點營造』:自91年擔任信義社區規劃服務中心以來,本著發掘環境課題,協助社區提案,落實環境改造,成為社區營造智庫而努力。社區規劃服務,若要廣泛則較難深入而有所成效,因此我們採取的策略是持續陪伴深耕社區,進而擴展服務範圍與對象。亦即引導有經驗的社區,推動自主營造;陪伴舊的社區,進行社區營造;扶持新的社區,推動駐點營造。
※惠安里-自主營造
93年度開始,歷經4年完成「惠安水與綠生活廊道」,社區已能自主營造並分享經驗,目前陪伴泰和里等推動相關工作。
※泰和里-社區營造
自95年度開始,經2年推動社區營造,今年自力完成簡易改善工作,包括閒置空地變身「社區百花園」及「山水泰和」社區拼貼磁磚藝術牆。
※三張里-駐點營造
97年度以信義國中週邊環境為課題,進行駐點營造工作,包括安排永續生態研習課程,辦理社區公共論壇。
1、信義國中南側:
課題:人行道目前腳踏車的停車方式不敷停車與人行道使用,且此區遇雨積水。
設計構想:腳踏車停車區與綠帶整合,垂直移至外側,解決積水並區分停車空間與人行空間,減少干擾滿足人行空間與停車需求。
2、信義國中西側:
課題:包括防災中心共有四條人行道,空間機能重複性太高,且喬木生長空間受限,有浮根現象。
設計構想:將西側人行道回復為植物步道增加透水率, 種植多樣化的草花地被植物並設置解說牌。

屋頂薄層綠化建置推廣

目前有吳興國小、松山工農、信義行政中心已完成為建置觀察基地;另已進行信義國中警衛室及環保小站綠屋頂之規劃設計案;辦理「建置實務討論會」等成果交流活動分享經驗,獲得廣泛的迴響。

『屋頂薄層綠化』:為覆土深度3-15cm,藉由淺薄的抗熱耐旱植栽層,大面積的覆蓋建築屋頂,轉化陽光、雨水、空氣等自然資源,減緩水泥叢林所造成的溫室熱島效應之簡易人工地盤綠化工法。
※建置案例觀察
1、吳興國小:96年3月完成,位於仁愛樓3樓屋頂,面積350平方公尺,約綠化261平方公尺。植栽以景天科多肉植物為主,由於開始時採放任方式,既不澆水也不拔草,觀察植栽自然生長演替情形,目前初步研判適度及時的維管,方能兼顧較佳之景觀品質。
2、松山工農:97年4月完成,位於園藝科實習農場第二教學大樓5樓屋頂,面積110平公尺,約綠化80平方公尺。植栽以景天科多肉植物及濱海植物為主,是結合師生實習課所建置完成的,並建置溫濕度環境監控儀器,將在學校內進行長期的觀察記錄工作。
3、信義行政中心:97年6月完成第一期工程,位於十一樓大禮堂之屋頂,約綠化200平方公尺,植栽以景天科等耐旱地被為主。進一步將於11樓電梯間內陳列海報模型,做為推廣展示觀摩教學場所。並由信義區公所編列98年預算持續擴大施作面積。
※信義國中規劃設計案
1、校門口警衛室:面積90平方公尺,提出結合雨水回收再利用之平綠屋頂建置方案。
2、環保小站:面積43平方公尺,提出斜面綠屋項設計方案,希望提出改善台灣社會現有鐵皮屋之景觀炎熱問題。
※綠屋頂建置實務討論會:6月25日於松山工農園藝科實習農場 辦理,包括公務單位、專業者及社區規劃師等60餘人參加。

成果摘要

  96年度信義區『社區規劃駐點營造計畫』,在既有的經驗及基礎下,以「屋頂薄層綠化」之建置推廣為主題,陪伴三張里、惠安里、泰和里等社區推動環境改造工作,另持續關注並研擬信義區地區發展課題與建議,朝發揮服務範圍內資源平臺效能而努力。
  年度計畫工作成果,簡要說明如下:
1、主題性工作議題:
  以「屋頂薄層綠化」建置推廣為主題,目前有吳興國小、松山工農、信義行政中心三所之實例,另進行信義國中警衛室及環保小站綠屋頂之規劃設計案,辦理「建置實務討論會」等成果交流活動分享經驗,獲得廣泛的迴響。例如:臺北巿政府產業發展局將配合花博擇10個示範點,優先於中山、大同區推廣辦理;臺北縣政府將結合擴大內需方案積極於數周內推動。
2、社區陪伴與駐點營造:
  包括扶持惠安里為自主營造社區,交流分享雇工購料之操作經驗;陪伴泰和里進行社區自主營造工作,完成閒置空地之環境改善工作;辦理永續生態研習課程、社區公共論壇,引導三張里關注社區環境課題,完成信義國中週邊環境改善初步設計方案。
3、地區發展觀察與建言:
  持續蒐集、彙整信義區範圍內相關環境議題,研擬松仁、吳興綠軸之初步構想,可與六合里巿場旁之閒置空地簡易綠化工作結合,與惠安里、泰和里、六合里等單位共同推動。另松隆綠軸已完成初步規劃設計方案,值得巿府相關單位審慎評估可行性。

2008年6月27日 星期五

松隆綠軸初步構想

在92年信義區綠地圖及手冊之完成;93年信義計畫區綠色生活導覽地圖之推出,94年松山水與綠導覽願景之建構後,95年將推動之腳步及擴展至其他次分區往南之象山親山活動與中強公園之建設,計畫於96年度在陪伴計畫中,往上推展至五分埔次分區之綠網建制,在綠網,綠點、線、面之建構前提下,針對目前已都市整備之現有綠資源進行整併,擬以松隆路綠帶作為計畫之延伸。
根據本會擔任都市發展局信義區社區規劃服務中心4年來的觀察與了解,在本區原為排水溝,後加蓋開闢約15年的松隆路,由基隆路松山高中前連往中坡北路,全長約2000米,沿途行經松興超市、革新公園、富生公園綠地、福祥公園、興雅國小、松青超市、五常公園、永吉國中、松山火車站、五分埔商圈、中坡公園等信義區重要的社區活動節點。
該路因形狀曲折雖寬達25米卻僅是地區性交通路徑,故雖為雙向雙線行車道,然車流量卻一直不大;道路兩邊有部分路段目前開放供民眾免費路邊平行式停車,然人行道卻相對狹小且沒有行道樹與單車線;且由於路寬車少行車速率變大,常造成行人、單車與汽車的速率差超過易產生事故之40公里∕小時,故行人、單車穿越時常有交通事故發生。
市府正開發松山煙場大巨蛋已有在附近尋求可增加綠地之綠化補償機制,在此建議改變松隆路長年道路利用率不高的使用面積分配比,縮減車道、停車受費、加寬人行道、廣植行道樹,以改善通行環境及社區生態景觀。
首選的做法為將兩邊之人行道各向路中央加寬3米,並在兩旁沿路邊每5米種植一株植穴1.5米見方的行道樹,拓寬後之人行道除可加寬人行的空間外,還可以設置單車道及單車停車格,單此項預計全程約可種植750株喬木;若將每2-3個植穴連結成一個大植穴,中間還可廣植灌木、地被甚至水生植物或其他造景方式。
次選做法則為在路中央增設5米寬的綠帶,其中喬木採之字型種植每3.5米應可種一棵,如此預計全線約可植650株喬木,其餘綠帶則依前廣植灌木、地被等。

松仁、吳興綠軸

松仁、吳興綠軸
以人車主要通行動線為主,延伸信義計畫區之綠軸至周邊山系綠幕,作為建構綠色蛛網之基礎,加強生態綠化。


一、松仁綠軸
為串聯惠安、六和、泰和里等舊社區之主要綠軸,加強莊敬路423巷以南沿線空間及建築物綠美化。


二、吳興綠軸
吳興街600巷可橫向串聯東大排、西大排及神大排 等生態廊道,可利用寬濶的街道面積規劃綠帶、單車、人行道及停車空間;本綠軸的建立將可大幅提昇吳興地區綠色蛛網的生態性。
另有鑑於路寬達20M的吳興街,現況路邊常有並排停車與商家佔用人行道等情形,希望透過將路邊停車位重新劃設方式,增加停車位與人行道綠帶空間,改善吳興街現有路邊隨意停車等狀況。

屋頂薄層化建置試驗

一、吳興國小
「屋頂薄層綠化」不若傳統屋頂花園多樣美觀,卻具有低維護管理、低承載需求、費用經濟等特性;如何就台灣產業環境現況,建置本土性案例,是迫不急待的工作。吳興國小仁愛樓為舊有建築,原已完成防水工程,並舖有水泥隔熱磚,為改善頂樓夏季炎熱之情形,在學校的請託下成為試驗基地,96年3月完成建置,基地面積350平方公尺,綠化面積261平方公尺,不同色彩與質感的多樣植物,宛如調色盤,美化了原本灰色單調的屋頂。
工法包括防水、隔熱、防根、排水、過濾、介質、植栽等層,本案採”G.R屋頂綠化工法”及”儲水隔熱植物生長座”,進行不同基盤材比較;兩者均具”儲水備旱”及”水滿溢流”特性,希望能疏解夏季酷熱、長期乾旱對植物缺水逆境之考驗;為適應屋頂淺土、強風、烈日、乾旱、燠熱的惡劣微氣候,使用景天科及具有儲水能力的多肉植物18種進行試驗觀察。
歷經14個月,97年5月1日觀察記錄,植栽雖己不若剛建置時之狀況,但在從未澆水的情況下,植株自生性恢復生長中,另有雜草的入侵。後續建議學校應有適度的維護,進行補土、施肥、拔草、補植的工作,可以維持較佳景觀品質。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hsiliu.coc/970501


二、松山工農
薄層式綠屋頂中植栽層是最重要的一環,也是影響整體美感的成敗關鍵,為適應屋頂惡劣微氣候,並防止根系對屋頂造成破壞,需種植耐熱、抗旱、低矮且根細的地被植物;而完工後希仰賴自然繁殖機制,儘量減少人工補種維持工作,因此具自生傳播性也是重要考量。由於景天等多肉植物屬少量多樣的生產模式,為取得足夠的種源,結合松山工農園藝科,於實習農場的梯田進行露地扦插繁殖;此外,濱海植物、耐旱地被,亦是蒐集繁殖的方向。96年完成「綠化材料」之蒐集及育成,加上園藝科第二教學大樓屋頂防漏工程已完工,97年3月結合學生實習課程完成建置工作,並97年4月30日配合學校辦理「97年度國中教師職業試探農業類研習營」,共有臺北市國中導師或輔導教師計30人參加,達成推廣都巿綠屋頂之宣導效果。目前正評估建置溫濕度環境監控儀器,進行長期的觀察。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hsiliu.coc/970720


三、信義行政中心
(一)課題探討
頂樓露台現況並未加以使用,出口前空間管線裸露,排水不良,北側露台風勢較強,為仰望台北101之絕佳觀景點,亦為台北101向下眺望得以容易看見之空間,因此身為社會機構不僅能盡綿薄之力綠化屋頂空間,更能藉此推廣及引領屋頂綠美化之觀念,作為發展環境教育之空間。
出口前空間以木作平台、木作花架及藤蔓類植物,美化壁面及外露管線,並以解說牌誌說明綠屋頂之相關施作及對於環境之效益等相關知識,植栽方面以景天科植物為主,北側露台則以薄層綠化方式實施屋頂綠美化,植栽以景天科植物為主並以台灣原生複層植栽為輔,使用種類有長壽花、白佛甲、萬年草、秋祭、石蓮、耳墜草、松葉景天、嬰兒景天、小松葉牡丹、圓葉景天、馬齒牡丹、花蔓草、玫瑰景天、凌霄花等,提供市民技術交流與知識學習、教化陶冶心靈之空間。


(二)規劃設計構想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hsiliu.coc/97051402


(三)植栽選擇
除了吳興國小使用過的植栽種類,另增列如下:

民眾參與實質環境改善工作

本案實質綠美化改善工作經與社區居民溝通後,選定吳興街600巷內環保局所屬公廁拆除後的空間及現況表面斑駁的水泥排水溝壁面,透過民眾實際參與小區塊環境改善的操作過程,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討論,提出符合社區所需的公共空間的機能與內涵,達到改變社區外部空間的氛圍,並激發社區居民讓社區營造動力得以延續。本實質環境改善工作,在居民參與討論確定綠美化實質改善工作內容後,於3-4月間由曾經參與執行社區自主營造的惠安社區志工們,以「社區陪伴」的角色協助並配合泰合里社區居民共同以「雇工購料」方式參與環境綠美化改善工作,並結合在地吳興國小師生的共同參與社區綠美化改善工作。

泰和、惠安社區

一、規劃課題
經過與在地居民溝通討論後,提出「泰和水綠生活通廊」空間改造計畫,透過居民參與的規劃設計與實質改造,營造社區核心入口區內一處具有社區意識,並兼具生態、生活與健康的通學通勤廊道之生態溝圳空間改善規劃設計案,而後續更將朝向實質的環境改善,邁向永續宜人可居社區之行動而努力。

二、民眾參與實質環境改善工作
本案實質綠美化改善工作經與社區居民溝通後,選定吳興街600巷內環保局所屬公廁拆除後的空間及現況表面斑駁的水泥排水溝壁面,透過民眾實際參與小區塊環境改善的操作過程,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討論,提出符合社區所需的公共空間的機能與內涵,達到改變社區外部空間的氛圍,並激發社區居民讓社區營造動力得以延續。
本實質環境改善工作,在居民參與討論確定綠美化實質改善工作內容後,於3-4月間由曾經參與執行社區自主營造的惠安社區志工們,以「社區陪伴」的角色協助並配合泰合里社區居民共同以「雇工購料」方式參與環境綠美化改善工作,並結合在地吳興國小師生的共同參與社區綠美化改善工作。

三、社區陪伴工作
(一)閒置空地變身「社區百花園」
透過民眾參與設計討論後選定吳興街600巷內環保局所屬公廁拆除後的空間進行綠美化改善,及現況表面斑駁的水泥排水溝壁面進行牆面美化工作。
在實際進行綠美化改善工作前,透過里長徵詢社區中具有相關土木、植栽綠化經驗者及熱心社區志工共同參與,並邀請惠安里內於94、95年參與「惠安水與綠生活通廊實質建設計畫」中,實際參與社區雇工購料自主營造環境綠美化改善經驗的社區志工們,協助泰和里共同進行600巷公廁的環境綠美化改善工作,並期待透過共同參與與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將社區推動環境實質改善的經驗與泰和里分享,並促使社區間的交流提攜與相互成長。
在3月份經與社區就公廁拆除後的綠美化與社區進行溝通討論後,在3月下旬環保局一完成拆除工作後,即由惠安與泰和里的社區志工中具有土木工程經驗者進行相關材料的採購,並由志工們開始進行一連串的環境整理、基地放樣、清水磚砌花台施作、地坪施作及後續的客土與植栽種植,在大家的參與下原本髒亂的環境轉化成為社區的街角小公園,目前並由相鄰的住戶協助後續的維護管理工作。

(二)「山水泰和」社區藝術牆
進行600巷牆面綠美化改善過程中,經過與里長及社區居民討論後,對於牆面馬賽克拼貼的圖樣,希望是經由居民以「山水泰和」的社區願景為創作構想完成的圖樣設計後,由社區居民、親子參與的「社區牆面換新裝 大家來”玩”馬賽克」的社區活動方式進行社區環境的改善,並希望藉此擴大社區的參與與社區認同。在此一想法下,3月底里長聯繫在地的吳興國小,隨即獲得該校瞿校長的認同,在校長提出「社區參與應從小做起」的想法下,由學校邀集該校六年級畢業班的老師與社區及本會討論後,由老師將「山水泰和」的社區願景與學生說明後,由每位學生進行設計,並由各班選出優選三名後,於4月18日由學校師長、里長與社區居民共同選出最能代表泰和社區意象的圖樣,隨後進行牆面圖案放樣及圖樣所需瓷磚的採購…,並策劃進行4月25日由吳興國小畢業班參與,及26日動員社區居民參加的牆面馬賽克拼貼活動,馬賽克拼貼活動的4月25、26日,里長邀集警察局、社區志工等協助進行交通管制等工作,由社區內的從事泥水工作者協助牆面水泥的準備,並邀請操作過多次學校、社區參與式馬賽克拼貼的專業團隊,帶領指導學生與社區居民進行牆面瓷磚拼貼工作,在兩天的活動中共計有學校師生及社區居民200多人的參與,且在短短的兩天內完成22公尺寬的牆面馬賽克美化工作,完成後的牆面有藍天、白雲、微笑月亮、熱情太陽及躍動的五線譜、音符及律動的水流及魚…等元素,勾勒出一幅美麗且色彩豐富的「山水泰和」社區意象。

2008年6月26日 星期四

設置地點

一、設置地點:
台北巿信義區松平路135-1號(亞歷山大大樓),臨近信義區公所,地處於三犁里,中強公園旁。

二、會議空間:
※本會位置圖 本會四十人會議室一間及十人會議室二間,可供社區居民與專業者研討問題及召開會議之用。另使用防災中心大樓之三張里民活動中心(莊敬路423巷7弄2號)辦理社區說明會及課程。

三、開放時間:
以一般上班時間每週一至週五09:00-17:00為主要開放時段;非上班時間視實際需求彈性開放。

四、電腦設備:
個人電腦、網路系統、印表機、掃描器、傳真機、影印機等設備完善;作業軟體包括Win2000、Office2000、Corel Draw、AutCad等,網址:www.hsiliu.org.tw。

五、連絡辦法:
*專案主持人 李中原組長 2723-6513#50 landarchi@mail.hsiliu.org.tw
*計畫承辦人 韋水來副技師 2723-6513#32 wsl@mail.hsiliu.org.tw
*社區代表人 三張里 李伯壽里長 2722-2828
*傳真:2758-6140 住址:110台北巿信義區松平路135之1號。*網址:http://www.hsiliu.org.tw/green/index.asp

服務範圍

以信義區為一般性工作之服務範圍,社區陪伴工作則著重在吳興地區六個里,並選定三張里信義國中校園週邊環境為社區深化之主要課題。 信義區包含三張犁地區、五分埔地區、福德地區、吳興地區、六張犁地區等五個次分區。

計畫實施主題

96年度『社區規劃服務中心一般型計畫』,在既有的經驗及基礎下,持續推動相關工作。簡要說明如下:
1、地區發展觀察與建議:持續蒐集、彙整信義區範圍內公、私部門投資之各相關計畫,加以檢視提出建言,更持續追蹤、推動後續辦理情形,發揮服務範圍內資源平臺效能。
2、主題性工作議題:將以「屋頂薄層綠化」之建置推廣為主題,包括結合松山工農園藝科實習課程進行建置試驗工作,另選擇信義行政中心、信義國中或信義國小做為新的操作案例。3、社區陪伴計畫構想:以吳興地區六個里為優先,包括持續陪伴惠安里、泰和里執行相關地區環境改造計畫,另以三張里為重點陪伴對象,擬深入探討信義國中校園週邊環境課題,進行社區簡易自力改善工作,並期能協助社區提案,落實環境改造工作。

地區發展課題

社區工作之推動,需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並且是長期延續的工作,「96年度社區規劃服務中心競爭型計畫」工作成果,已勾勒出吳興地區水與綠發展課題與願景,將做為本案後續工作推動之依據,說明如下:

一、生態廊道重建
以既有圳溝之水資源為基礎,儘量將水泥溝體生態化,以提供多樣性生物的棲息場所,建構水與綠的生態廊道。各生態廊道規劃重點如下:
1.東大排水溝生態廊道-上游應整合403號公園之開闢,提供社區居民可休閒的場所,並結合象山登山步道;下游端流經社區民宅部份,應加強拆除沿岸及溝上違建,並可結合建築物之立面進行綠美化。
2.西大排水溝生態廊道-應檢視新作設施之生態性,再予以補強。
3.神大排水溝生態廊道-上游沿吳興街600巷區段,應提供沿岸木棧步道,向上游串聯建設局拆除違建之水土保持公園、泰和公園,並延伸至糶米步道;下游則串聯惠安親水生態廊道、吳興公園、神學院至吳興國小等。

二、綠軸串聯:
以人車主要通行動線為主,延伸信義計畫區之綠軸至周邊山系綠幕,作為建構綠色蛛網之基礎,加強生態綠化。各綠軸規劃重點如下:
1.松仁綠軸-為串聯惠安、六和、泰和里等舊社區之主要綠軸,加強莊敬路423巷以南沿線空間及建築物綠美化。
2.松智綠軸-為串聯三張、景新里等舊社區之主要綠軸,亦為由信義計畫區連通至台北醫學院以南區域的主要動線;主要應加強莊敬路423巷以南主要動線沿線空間及建築物的綠美化。
3.莊敬綠軸-此亦為吳興地區主要聯外道路之一,路底可連通象山步道之入口;應加強松仁路口至象山步道入口間的綠美化。
4.吳興綠軸-吳興街600巷可橫向串聯東大排、西大排及神大排等生態廊道,可利用寬濶的街道面積規劃綠帶、單車、人行道及停車空間;本綠軸的建立將可大幅提昇吳興地區綠色蛛網的生態性。

三、綠屋頂建置示範
以區域內的學校、機關等建築物為基地,推廣綠屋頂及建築立面綠美化,以達到建築隔熱降溫、減緩暴雨逕流、淨化空氣汙染及都巿生物跳島等生態環境改善之目的;初步已有「吳興國小仁愛樓屋頂薄層綠化」的建置,另應選擇101大樓俯瞰下的信義國中與信義國小等公共建築物的屋頂進行「屋頂薄層綠化」的建置,對推廣綠屋頂之計畫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四、公園改善或開闢
加速開闢吳興地區內公園預定地,以增加老舊社區之休閒活動場所;因配合重大建設之施工,改善公園設施以符合未來之使用。規劃重點如下:
1.中強公園整體改善-未來在新光傑士堡旁會有捷運信義線象山站之設立,而考慮未來使用之人潮,中強公園之部份設施必需因應未來的使用需求,包括動線的規劃、排水道水資源的利用等;而既有社區公園之使用屬性,亦有可能轉化為都市開放空間的型態。
2.403號公園開闢-應結合東大排水溝生態廊道進行改善,以串聯象山自然步道,短期內建議協調私有地作為社區有機農園之使用。
3.383號公園開闢-應加速區內現有建物之拆除,未來沿道路邊應有人行空間規劃。

五、閒置空間綠化
加強綠美化老舊社區閒置空間,以增加社區的生態綠島,並作為居民的休閒場所,提昇整體環境及景觀品質;公有地部份應協調管理單位,徵求作為綠美化利用的可行性;私有地部份,可利用家戶或社區門前狹小的空間,利用壁面立體綠化或設置小型花壇等方式,引導居民利用簡易素材巧思布置,綠美化老舊社區建物間的隙地空間,讓轉角處處有另人驚喜的美質環境。

六、公有資源再利用
推動吳興地區內公有資源開放供社區民眾利用,如松山工農之實習農場溫室可開放供居民種植有機蔬菜等,並可作為社區之環境及生態教育之場所;吳興國小利用執行優質校園的機會,回應社區對校地的開放需求等。

七、自行車道系統建構可整頓次要平行巷道空間,規劃出通學、通勤的動線,信義計畫區內利用既有人行道空間增設自行車道,以信義路、信義路150巷、松仁路、松平路、信義國中西側人行道、莊敬路423巷等為主;莊敬路423巷以南之老舊社區內建議利用平行於松仁路之吳興街、信義路150巷、及吳興街600巷等串聯成網絡系統。配套之措施應包含路邊停車等空間的整頓,必要路段應禁止停車。

前言

本會自91年起擔任信義區社區規劃服務中心駐點營造的角色,已累積有6年的經驗,回顧以往具體操作方式分四個面向,說明如下:

1、蒐集基礎資料,製作綠生活地圖,藉以深入瞭解區域環境特色,研擬地區發展願景。例如: 「信義區綠資源地圖及手冊」、「信義計畫區綠色.生活導覽地圖」、「松山水與綠生活導覽地圖」、「三犁新象山願景地圖」。

2、辦理主題課程,推廣生態教育理念,創造社區交流及資源平台,整合地區公共多元網絡。例如:「信義社區工作坊」、「水與綠生態研習課程」、「拼湊台北曼哈頓記憶與印象藝文作品徵選活動」、「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文史生態種子師資培訓」、「三犁社區綠化教室」、「民生社區親子賞樹導覽員研習課程」、協助「信義社區大學環境學程規劃」等。

3、扮演社區培力與陪伴角色,發掘環境課題,協助社區提案,落實環境改造工作,朝著社區營造智庫努力。例如:「惠安心願景生活圈營造計畫」、「臺北巿都巿入口意象之塑造(象山) 規劃設計」、「三犁社區發展協會台北樹蛙復育」、「惠安里窳陋空間及生態社區」、「惠安水與綠生活廊道實質建設案」、「健康與生態-泰和親山綠廊生活圈營造計畫」、「山水泰和-泰和社區水綠生活通廊規劃設計案」等。

4、因應全球氣溫暖化,參考日本、歐美、大陸等經驗,推動屋頂薄層綠化等都巿發展創新建議。例如:吳興國小仁愛樓屋頂薄層綠化建置試驗。 96年度執行「社區規劃服務中心競爭型計畫-建構台北101南山凹綠色蛛網-串連吳興溝圳、綠地、通勤、友善的生態網絡」,則完成吳興地區水與綠發展綱要、吳興地區惠安、泰和、三張、惠安、六合、三犁等六個里之環境執行計畫,以及屋頂薄層綠化建置研討的初步成果。

2008年6月23日 星期一

松仁綠帶民眾參與工作計畫

在規劃施工的前、中、後期,分別帶入活動,讓民眾能體會自己動手創造身邊環境的行為,並且藉此對此空間產生認同感,進而將它融入生活中,更貼近大家的生活。

(一)施工前
倡導「動手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給予民眾共同參與的觀念,並宣導設計理念,讓民眾開始對一個新生的區域產生認同感,並鼓勵民眾積極參與。
1、解說會議:與會人員為各單位的代表對整個工程民眾參與的部分做簡報,目的在希望各單位代表將民眾參與的資訊帶回,並積極募集參與民眾。
2、積極募集參與民眾:由各單位代表將民眾參與的資訊帶回,並積極募集參與民眾,為了讓活動更有效率的進行,將主要的三項活動分配給三個團體,如下表所示:



3、集體創作
由會議中討論出適當的空間和創作日期,完成場地租借的工作(或確認場地使用沒問題),在施作前先進行活動講解,並在當天進行參與活動分組(可依參加人數調整),其活動項目分為下列兩項:
※石頭彩繪活動:以「象山意象」為主題,讓民眾在大小10-20㎝的卵石上以廣告顏料繪製,風乾後再以透明漆保護。
※馬賽克拼貼活動:以在地意象為主題,進行紙上構思圖騰,圖騰繪製完成後,再鋪上磁磚黏貼網,再進行馬賽克黏貼,其尺寸分成30×30㎝(18組)、60×60㎝(9組)、30×90㎝(1組),三種規格。



(二)施工中
工程硬體結構粉光施作完成後,再將民眾馬賽克拼貼作品由施工單位將其放置在入口意象石柱及鋪面上。
1.作品鑲嵌、置入活動:馬賽克作品分別放置於基地上的三個區域,莊敬入口石柱最多可放置18組作品,鋪面上可放置9組作品,松平入口可放置1組作品。
2.植栽共植活動:於植栽工程完成80%後,保留中央廣場區的植栽槽,進行民眾種植活動,於活動前,先由工程人員作植栽種植示範教學,再由民眾分區分種類進行種植活動。
民眾參與植栽種植位置 3.植栽特性及維護說明:於植栽共植活動結束後,在中央廣場區進行植栽特性及維護管理說明會,針對基地上的所有植栽做說明並宣導由民眾認養及維護管理的觀念,讓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多加留意這片綠地。

(三)施工後
此路段完成後即可成為松仁路上最具代表性的一段綠美化空間,整體空間氛圍和過去全然不同,這樣的改變應由民眾親身來體驗。
1.步道啟用活動:於工程完成後舉辦一個簡單的啟用活動,建議由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為主導,來主持這項活動。
2.步道命名活動:在民眾親身體驗後,從校園宣導及里民大會起,提出為此綠帶空間命名票選活動,訂出一個符合此步道精神的名字,再由施工單位製作名牌放置於中央廣場的立體綠化地標上,以作為整個綠化空間的精神指標。
3.學習步道建立:在設計初期將相關資訊,生態、文化、歷史等,納入基地中,因此在前置作業上已將此空間塑造成一個充滿學習環境的空間。
※在各個植栽前方放置小型解說牌,讓行經至此地的民眾同時也能認識植栽。 ※與校園課程合作,由課程中安排部分時間到此認識植栽,並就設計當中所融入的意象,認識地區文化歷史。

校園生態研習系列課程

看得見的愛-『亮』『綠』校『顏』,『亮』代表將校園圍牆改善,讓陰暗角落變亮,『綠』是指以生態方式,『顏』表示將改變校園景觀;推廣臺北市的永續發展,不只是口號,與夢想。藉由學校水泥高聳圍牆的破除,讓學校的綠可以延伸向外,改善社區通廊的景觀,帶動都市的生氣。
剛度過106歲生日的深坑國小,歷經三年參與教育部永續校園局部改造工程,已吸引三千人次的教育工作者、包括來自18個國家的外國訪客,前來一探百年老校如何脫胎換骨,轉型為健康、生態、創新、友善的永續校園。深坑國小經營永續校園能夠水到渠成,關鍵在由行政、教師、家長緊密合作的深坑教育團隊。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研習將藉三場系列課程及活動,提供對社區及校園環境關係之思考與行動。

※指導單位:臺北巿政府都巿發展局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巿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
※協辦單位:臺北巿三張犁辦公室、臺北巿信義國民中學
※授課講師: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劉柏宏 總經理
臺北縣深坑國小 林建棕 校 長
台旌景觀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江莉琪 總經理

※參加對象:約30-50人,依報名順序額滿為止。
1、三張犁社區居民及信義國中老師。
2、其他:信義區國中、小老師或社區里長。

※ 課程地點:三張里活動中心(莊敬路423巷7弄2號)(防災中心)

※ 課程時間:
6月05日(星期四)14:00-16:00 看的見的愛-『亮』『綠』校『顏』
6月12日(星期四)14:00-16:00永續校園與在地文化的交融~深坑經驗
6月19日(星期四)14:00-16:00 大家作伙來、打造美校(家)園 DIY 活動 信義國中校門口植栽綠帶草花種植DIY

2008年4月24日 星期四

永續校園生態研習(報名簡章)

96年度信義區社區規劃駐點營造計畫
永續校園生態研習(報名簡章)

一、前言:
看的見的愛-『亮』『綠』校『顏』,『亮』代表將校園圍牆改善,讓陰暗角落變亮,『綠』是指以生態方式,『顏』表示將改變校園景觀;推廣臺北市的永續發展,不只是口號,與夢想。藉由學校水泥高聳圍牆的破除,讓學校的綠可以延伸向外,改善社區通廊的景觀,帶動都市的生氣。
剛度過106歲生日的深坑國小,歷經三年參與教育部永續校園局部改造工程,已吸引三千人次的教育工作者、包括來自18個國家的外國訪客,前來一探百年老校如何脫胎換骨,轉型為健康、生態、創新、友善的永續校園。深坑國小經營永續校園能夠水到渠成,關鍵在由行政、教師、家長緊密合作的深坑教育團隊。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研習將藉三場系列課程及活動,提供對社區及校園環境關係之思考與行動。

二、指導單位:臺北巿政府都巿發展局

三、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巿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

四、協辦單位:臺北巿三張犁辦公室、臺北巿信義國民中學

五、授課講師: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劉柏宏 總經理
臺北縣深坑國小 林建棕 校 長
台旌景觀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江莉琪 總經理

六、參加對象:約30-50人,依報名順序額滿為止,精美小禮品送完為止。
1、三張犁社區居民及信義國中老師。
2、信義社區大學、信義區國中、小老師。

七、課程內容:
6月05日(星期四)14:00-16:00 看的見的愛-『亮』『綠』校『顏』
6月12日(星期四)14:00-16:00永續校園與在地文化的交融~深坑經驗
6月19日(星期四)14:00-16:00 大家作伙來、打造美校(家)園 DIY 活動

八、研習地點:三張里活動中心(莊敬路423巷7弄2號)(防災中心)

九、報名表:97 年6月2日前受理傳真或e-mail報名,並電話連繫確認。

聯絡辦法:財團法人台北巿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 韋水來副技師
電話:2723-6513#53傳真:2345-8109 E-mail:wsl@mail.hsiliu.org.tw

泰和里水與綠生活通廊

屋頂薄層綠化推廣

一、社區規劃服務中心及綠屋頂主題網頁

社區規劃服務中心 http://hsiliu-community.blogspot.com/

綠屋頂主題網頁 http://hsiliu-greenroof.blogspot.com/

二、綠屋頂建置推廣經驗分享

配合社區營造中心於北投圖書館之社區規劃師交流會分享綠屋頂之建置推廣經驗。


綠屋頂建置推廣經驗分享 http://picasaweb.google.com/hsiliu.coc/970220/photo#5214977363268254626